来温哥华之前,我在广州工作。
工作日我在大湾区工作,有时候晚上开车去珠海横琴走24h开关的横琴口岸去澳门吃日料,周末也可以去香港购物!有时候不忙了假日都可以去旅旅游。当时也没觉得自己过得很好,但是每个月小几万人民币的收入维持我的生活绰绰有余,每月还能有点存款。
现在因为家人的关系来了温哥华,租了一间普通得不能在普通的公寓,养一台很一般的车,再去超市买点食物和必须用品,一周偶尔在外面吃2顿也不太好的饭,月底就发现,一个月的收入刚好维持一个月的支出。跟我在国内的生活简直不能比。
有时候稍微奢侈一下就入不敷出需要家里贴补。
有时候想起我在广州的日子,真的比现在好太多了,心理落差真的好大啊
据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的移民事务研究员、作家罗德里格斯(Daniel Leon Rodriguez)公布的报告显示,男性往往有着更高的工作和社会地位的期望,当他们移民后,一方面失去在原有的社交网络、社会地位,一方面又无法立刻找到同以前收入、地位相当的工作(例如医生、律师),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而产生失望和后悔(移民)的情绪。
罗德里格斯采访了卡尔加里移民帮助机构的协调人蓝森(Vic Lantion),事实上,蓝森的很多客户都是患有抑郁症的男性移民。他们经常半夜忽然醒来,脑海闪过一个问题:“我来加拿大到底是为了什么?”
关于男性移民遭遇心理问题的原因,蓝森认为,移民前后的心理落差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更重要的部分则是他们的妻子。
一般而言,移民家庭中的女性在来到加拿大后,不会像男性那样会急着找工作。她们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可以学习英语,找到较好的工作,并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虽然这对家庭财务来说是个好事,可是会给她们的丈夫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卡尔加里大学社会系讲师伊斯特(David Este)表示,对很多少数族裔的男性来说,妻子的工作更好,就意味着自己的失败,这会让他们陷入苦闷。
更糟糕的是,移民男性在遇到精神问题时,很少会去寻求帮助。罗德里格斯统计,只有25%的移民会去寻找帮助,其中绝大部分是女性。原因来自于,一是不少族裔的文化都认为,男性寻求心理帮助是软弱无能的表现。第二则是政府和机构缺乏针对移民的推广。
早前一分调查显示,加国有96%的男性认为心理帮助是有益的,但是只有四分之一的人知道该去何处寻求这类帮助。移民往往语言不好,就更不容易知道该去哪里寻求心理治疗。
在多数案例中,男性移民的心理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能力的提高及建立起新的社交网,并得到改善。可是如果长期得不到排解,就会演变成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并带来家庭暴力、甚至自杀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No tags for this post.Comment (1)
的确落差很大,就不明白加村为什么不抄中国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