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泽连斯基在去年9月份拜访了白宫,和拜登商量了很多想硬气收复领土的事情
拜登表示,“面对俄罗斯的侵略,美国仍然坚定地致力于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支持乌克兰的欧洲-大西洋愿望。” 他还表示,美国和乌克兰“有着相似的价值体系”。
拜登在日内瓦与普京会面期间表示,乌克兰将是峰会期间的首要任务,并随后表示,他“传达了美国对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承诺”。
泽连斯基和拜登之间的会面原定于周二举行,但由于很明显 8 月 31 日将被阿富汗战争的最后一天所消耗,因此被感动了。
所谓价值观是有前提的,就是经济是不是和美国一样,实力能不能达到美国水准,然后再谈自由民主价值观,可惜傻小子泽连斯基一味接受美国洗脑,什么意识形态价值观,并且还对英国议会,加拿大议会,美国国会宣扬所谓价值观,
就像一个学生在大咖面前学了点皮毛,然后声明自己掌握了精髓,岂不可笑?当然如果演讲只是为了请求援助情有可原。
但是全世界目睹了拜登作弊上台的过程,泽连斯基不可能不知道,和一个伪君子只会打嘴炮的政客谈什么他擅长的价值观,就像主动心甘情愿地进了一个别人的套,这又多傻?如果老川在位,泽连斯基又该如何做呢?如果老川在位至少没人敢轻易动手,也不会拿着价值观鼓动傻小子把一国人的命当赌注!
泽连斯基无法决定老川在不在位,但是起码可以决定自己国家的命运走向。即在强国俄罗斯和欧洲富国之间如何夹缝求生存,生存的策略无非是不能得罪二愣子,且讨好富人得到经济利益,古往今来,成功夹缝生存的案例有二战时期的泰国和战后的韩国。
二战期间,日本对亚洲国家进行疯狂的侵略,在日本侵略者的入侵过程中,亚洲的绝大部分国家都成为战场,饱受战火摧残,生灵涂炭。
凡事有例外,日本侵略亚洲国家时,泰国却并没有受到日本的疯狂入侵,成为为数不多的独立国家之一。
日本的疯狂军国主义思想,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即便是当时的军事强国美国,也同样受到日本的攻击,为何日本却偏偏放过了泰国呢?
泰国并非只是二战时逃过日本的“魔爪”,在此之前,泰国一直以来也都是斡旋于世界各个强国之间,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或许正是这样的生存环境,才造就了一个善于生存在强国林立世界中的泰国。
早在一战以前,泰国还不叫泰国(叫暹罗)的时候,那时候的暹罗就已经深谙生存之道,在东南亚过着“幸福”的生活,甚至还能拥有几个藩属。
直到法国的势力出现,并且占据了安南,暹罗才发现自己所处的位置并非是一片“净土”,威胁已经悄然而至。
果然,法国来势汹汹,张口就向暹罗要三个藩属国,虽然法国人提出“请求”的口吻很有礼貌,但是暹罗人很清楚,他们如果不答应,将会直接面对法国的怒火,显然这样的结果暹罗无法承受。
1886年,暹罗与法国签订《法暹条约》,正如您心中所想,这个《法暹条约》包含了类似晚清的割地款项,签订条款以后,湄公河以东的领土将不再属于暹罗,好在他们成功保住了琅勃拉邦。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暹罗这边刚刚利用割地换来与法国的和平相处,同年再次传来“坏消息”,英国不甘落法国人之后,一口吞掉了缅甸,从此缅甸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
从此以后,专搞殖民地的英法两国,便成为暹罗在东南亚的“邻居”,只不过这两位与暹罗接壤的国家,却没有一个是暹罗可以招惹的国家,暹罗成为分隔二者的“缓冲区”,同时也成为英法面前的一块“鱼肉”。
939年,暹罗已经改名为今天我们熟知的泰国,经历这么多年的生存之路,泰国的生存之道却始终没有改变,即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泰国依然熬了过来。
二战爆发以后,泰国再次嗅到机会,曾经对它多年施加压力的法国,列强地位在二战中被德国动摇,曾经不可一世的法国,在1940向德国投降,国际威信力大幅下降。
与此同时,日本的战斗力极强,在万恶的军国主义思想引导下,迅速且疯狂地在亚洲对各个国家发起侵略战争,尤其是日本的海军,在当时的太平洋几乎是“横着走”。
不过日本也有日本的短板,那就是它岛国的地理限制,注定是要缺少资源,尤其是战争资源,首当其冲的便是石油。
日本为了获取丰富且稳定的石油供给,就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抢,一种是买,而这样两种情况,想要在东南亚进行实施,就势必要占据海上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
于是,泰国、法国、英国、日本之间,因为地缘、资源的缘故,互相之间再次产生联系,只不过这一次的闯入者日本,对泰国来说,是灾难,也是机会。
泰国趁法国投降的时候,秉承着“趁你病要你命”的精神,向法国提出归还当年被占据的土地,法国对于泰国的这样的请求,当然是拒绝的,没想到这一次的泰国却不像以往柔软的外交态度,而是强硬的与法国开战了。
日本想要控制马六甲海峡和东南亚的资源,自然就要控制东南亚的这些国家,帮助泰国打法国,就是一个不错的势力渗透东南亚的机会,于是日本和泰国共同对付法国,并且取得胜利。
不过,日本不是“善男信女”,随后泰国便受到日本的“借道”威胁,显然,泰国利用日本趁机夺回法国侵占土地的小算盘落空了,虽然得到一些土地,却迎来更大的危机,面对日本赤裸裸威胁泰国的领土主权,泰国没有选择誓死反抗,而是果断的同意了借道。
泰国与日本签订了一份条约,这个条约并不涉及割地条款,而是一份同盟条约,也就是说,从这份《日泰攻守同盟条约》签订开始,日本与泰国就算是捆绑到一起了,大概内容包含,二者之间都具有独立主权,其中一方发生战争,另一方必须全力支持,并且不可以单方面选择投降或者和谈,有效期是十年。
泰国签订《日泰攻守同盟条约》,也就意味着加入了轴心国阵营,随之而来的是,泰国不断扩张领土。
曾经割让给英国的马来省成功拿了回来,然后又北上占领缅甸的东掸邦地区。
1943年,日本打算与美国海军在太平洋进行决战,为了稳住自己的“后花园”,保证自己的海军需要的石油供应,对泰国采取安抚政策,将吉打、玻璃市、吉兰丹、丁加奴、景栋和孟潘重新划归给泰国。
从这个角度来看,泰国在二战过程中,不仅没有遭到日本的侵略,甚至还利用日本夺得了不少领土。
最重要的是,当日本战局陷入不利时,泰国没有选择与日本共存亡,而是在日本宣布投降的第二天,便赶紧宣布,当初泰国向美英宣战,那都是军政府的行为,根本不生效。至于泰国与日本签订的《日泰攻守同盟条约》,泰国自然也愤怒地撕毁,并且表示愿意归还战争所得土地。
日本没有侵略泰国,因为泰国愿意成为日本的同盟,而日本也愿意在东南亚取得亲日势力的支持,所以泰国没有受到日本的侵略,并且借助日本的势力和二战局势,积极扩张自己的领土。
不过日本也不傻,在泰国的日本军队,许多的供给都是由泰国负担的,所以,日本没有侵略泰国,但是泰国依然为此付出巨大的经济支持,从这点来看,泰国也绝对是日本侵略战争的“帮凶”。
泰国在日本投降后,开始撇清与日本的关系,这种举动怎么看也是比较“愚蠢”的行为,因为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在日本侵略的时候,泰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大家都一清二楚,怎么可能让你在日本投降后,又跑到战胜国行列呢?
事实上,泰国此举成功了,在二战结束以后,泰国不仅没有受到“清算”,而且被承认了“战胜国”的身份,甚至还向日本提出了150亿日元的战争赔款请求。
泰国为何能够在日本侵略时不受侵害,又在日本投降时摇身一变成为战胜国?其实泰国此举是有的放矢,看似滑稽可笑的一个手段,却是一个深思熟虑的成熟的计划。
因为泰国的生存之道,从来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他们深刻的明白,想要在大国之间赢取生存空间,就不能赌上全部身家性命。
泰国与日本签订《日泰攻守同盟条约》的同时,在美国的驻美大使社尼·巴莫则立刻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他不仅拒绝向美国递交頌堪政府的宣战书,还公开反对頌堪政府的亲日政策,对頌堪政府的这一举动拒不承认。
社尼·巴莫积极组织自由泰人运动,并且迅速扩大范围,美国、英国、泰国国内,迅速组织一批抗日组织,成为盟军抗日的一支力量,这也是为什么泰国在日本投降后能够摇身一变成为战胜国的重要原因。
当然,泰国的战胜国身份背后有美国认可,这也有美国的考虑,毕竟有泰国的存在,英国才不会东南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这也是美国支持泰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管什么样的原因,泰国多年以来,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每次都有惊无险地度过,并且在最后取得一个不错的结果,可能有人认为泰国的“墙头草”策略令人不齿,但是这又何尝不是小国的生存之道呢?
再来看看韩国 :中等强国受到程度较高的安全威胁时,会与大国结成同盟;安全紧张程度较低时,则希望发挥独立作用,构建机构限制大国之间的行动,以最大化自身话语权。事实上,韩国自古以来就生活在诸多大国的包围下,他们天生就有一种善于观察边缘世界变化、并对此做出迅速反应的独特能力和外交方式。尽管如此,壬辰倭乱、丙子胡乱以及最终失去了国家的惨痛历史,甚至是最近上世纪90年代末经历的外汇危机等都向韩国敲起了警钟。政府当局和一些企业对瞬息万变的世界经济条件还缺乏准确的预测,结果导致韩国未能及时应对而使国家利益遭受损失。
韩国应从战略上的角度审视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货币化的行动。中国不仅有强大战略意志和丰富的可用资金,它们还有着能够说服国际社会的战略理想。中国希望可以满足不仅是亚洲地区,甚至是整个世界的庞大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事实上,因为现有的世界经济体制以美国为中心,在美国操纵下的购买力评价标准,很难如实反映已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中国的地位。比如说,目前,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占有着17.69%的份额;相反,中国只有4%。更不公平的是,部分分配额度的调整方案,还会受到美国议会的干涉。许多国家对此表示不满或是抗议,所以中国在这个时候提议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是民心所向,理所当然的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
为了更好的“夹缝中生存”,韩国应对上述事实进行准确的判断和预测,然后做出迅速的反应。现在的韩国已经在反思,它们不只应该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而是应该从一开始就积极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设。其他很多国家也和韩国的想法相近,这些国家都希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能成长成为一个机构透明、公平运营的国际机构,并与现有的机构互补,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统泽连斯基历史不读也罢,自己看看国家GDP走势可以吗?
可以明显看到克里米亚战争后GDP明显断崖式下跌,近几年刚回稳上升就被美国人的价值观忽悠了,总统泽连斯基可了解过GDP才3500美元不及美国1/10,肩膀不一样高,谈什么一样的价值观?为什么不韬光隐晦,发展好经济真的可以到8000以上再和哈萨克斯坦一样择机而动?
努尔苏丹(哈萨克斯坦),3月16日,哈萨克斯坦总统卡西姆·尤马特·托卡耶夫周三宣布了一系列旨在使哈萨克斯坦社会民主化的政治改革,他在1月份的暴力骚乱中设法任职,该暴乱导致240人死亡,并与未遂政变有关。 他的主要宣布是从超级总统制共和国过渡到拥有强大议会的总统制共和国。 “我们需要经过核实的措施来重组哈萨克斯坦的政治发展模式。最重要的是,我们正在谈论的是从超级总统制政府向拥有强大议会的总统制共和国的最终过渡,” 托卡耶夫在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中说。 “今天,我们将总统置于一切的中心:这是不对的。我们必须逐步放弃这种做法,” 国家元首说。但是,他强调说:“在国家发展的初始阶段,超级总统政府的形式是合理的。” 托卡耶夫建议废除一些总统权力。特别是,撤销或中止 “州”(具有全国重要性的城市)“市长”(市长)的行动,以及撤销地区甚至村庄的 “省长”。他认为,现行制度削弱了地方行政机构的独立性。
而此次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战争中,总统泽连斯基是挑事的一方。
自知自己不如俄罗斯强大,小胳膊拧不过大腿,为什么赌着一国的国运去硬碰硬?就算美国承诺帮助,可是战场不在美国任何一个州,在乌克兰,死的是乌克兰人和让乌克兰成为废墟。就算持久战能艰难取胜,乌克兰会死多少人?城市多少成为焦土?此时战争胶着成这样,没有赢家,且没有退路。为了所谓价值观乌克兰就是赢家?
回到文章开始小编建议的策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起码要以发展经济为主,然后不得罪任何国家,先稳定保持中立,能容忍部分领土被骚扰,夹缝中求生存。根据形势适时进退。
演员里根当总统成功过,但是不代表乌克兰的演员总统一样会成功,即使走一样的路,秉持一样的价值观。 每个人的成功不可以复制,何况一个国家的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