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人日报小编
接近关门!出国提前需要报备
in知乎上有个讨论,挺有意思 按照“谁管理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好因私出国(境)管理工作的主体责任和直接责任。做好登记备案人员常态更新、证件集中统一管理、出国(境)审查审批、违规问题处置等工作。 对公职人员存在违规办理或拒不上交因私出入境证件、未经审批和未按规定要求出国(境)、瞒报持有出入境证件和出国(境)情况等问题,要根据情节轻重和有关规定,分别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或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同时,根据情节轻重,在2年至5年内不再受理其因私出国(境)审批申请。 对未按规定对本单位人员及时进行登记备案、未按规定审查审批因私出国(境)事项、未妥善保管出入境证件等问题的相关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 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到位、因私出国(境)管理制度缺失、因私出国(境)管理混乱、审批因私出国(境)事项把关不严、本地本单位出国(境)违规问题频发的,根据有关规定严肃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责任。 可能非公人员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出入境审批登记会更严格,以后可能提前14天一个月三个月申请之类的,慢慢锁你不能一步到位 国出入境管理局严格限制民众出国,理由是“疫情期间,非必要不出国”,大部分出入境管理局停止发放或更换公民因私护照。 上海一移民公司员工朱茵对本台说,近几年,在海外留学不归的人越来越多,引起政府关注:“他们都是学生,因为国家现在老龄化问题太严重了,现在各国都想吸纳外国年轻人,包括日本。中国肯定不希望这些学生们出国留学,因为你一出国就有可能不回来,造成人才和人口流失。现在连大学生也要控制出国。” 网友爆料:现在出境到东南亚太难,值机柜台前被派出所叫回家… 经常有人问小编: 我家是xxx的,现在可以来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吗?需要到派出所报备吗? 以前小编的回答都是: 可以来,具体报不报备要看你们当地公安有没有发相关通知。 现在小编收回这句话,劝大家出境前都先去报备! 昨天我们收到读者晨女士的爆料,自己31号计划从昆明飞老挝万象。 先说说晨女士的情况,晨女士已经在老挝工作了三年,因为疫情原因,期间只有2019年春节回国了一次,然后就是今年四月份到现在,每一次出境入境都有海关盖章。正经公司,公司经营范围比较广,但全部都是面向老挝华人的,衣食住行资讯全方面。 机票是一个多月之前买的,期间有同事比自己先到老挝,于是询问了对方是否需要到派出所报备, 同事表示不需要,自己很顺利的就出境了,当然在机场还是进行了一阵盘问,不过都是知无不言,顺利起飞。 晨女士听完后,觉得自己也就不用去报备了, 但是还是在网上搜索了下是否有当地公安发布的出境报备通知,但没有搜索到。(也许发布过,但是没有被搜索到)…
0 - 华人日报小编
开始禁止绿卡出境了,原因是这个!限关锁国又进一步!
in某国出境盘查越来越严,尤其是赴美旅行。 有网友爆料称, 边检说他父亲的美国绿卡是假的! 近期,网友反映目前出境一天比一天难。从今年五六月份开始,除了要在机场边检被详细盘问外,还要在去机场前的几天向当地的派出所做审查报备,否则出境时有可能被拦阻。 更有网友反映说爸爸在出境的时候,边检非说其父亲的绿卡是假的。这位网友的爸妈都是绿卡,6月份从国内出境的时候,边检“非说我爸的绿卡是假的”,后来折腾了很久,边检那边请来了一个美国白人过来查验后验明正身才放行了。 有网友表示,“能吓唬一个算一个”。也有澳洲的网友表示,好怕到时候边检说他的澳洲PR是假的。 还有在纽约的一位华人网友说,她的“队友”也有过一模一样的遭遇,过检非说他护照上的移民签证Temporary I-551 贴纸是无效的,会被美国遣返。最后各种恳求边检才打电话核实放行。 实际上,在全球各大机场都有美国国土安全部派驻的官员,如果在机场遇到美国“绿卡”或美国“护照”被认作是“假的”,你都可以向这些派驻的美国国土安全部的官员求助。 很多网友曾经咨询陪孩子出国留学,那么,对不起,这是不紧急也不必要; 还有人想持旅游签证赴美国,那么,这是“非必要且危险”; 如果你落地签去泰国旅游,那么,会提醒你注意“风险”就可放行。 上述这位网友拿的是赴美移民签证,也没敢太过声张,他和家人买了去泰国的机票,出境的时候,是用的泰国养老签证避开上海,而是选择从厦门出境,一路顺风顺水。 还有网友特意发贴子总结出境前的审批报备经验,他说如果户籍是四川、江西、广西、福建,那么就可能会接到当地派出所的电话询问;如果是从广州出境,需要报备和给你打电话的几率就非常高,其它省份户籍的也可能会接到派出所的询问电话。 已经2022年过去一大半了,网友们反映出境难度不是变容易了,而是需要的手续比之前更多了 小编早和大家说过, 闭关锁国(限关锁国)是大势所趋,其中具体有以下里程碑: 1. 非必要非紧急禁止出境…
- 华人日报小编
从闭关锁国到限关锁国(自主限关),背后的意图究竟是什么?
in最近网上在热炒一篇副部级水平的单位,中国历史研究院发布的一篇研究论文: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 摘 要:“闭关锁国”不是中国古代既有概念,也不是西方对中国的固有认知,而是晚清中日语言嫁接产生的历史名词,不是对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客观描述。面对咄咄逼人的西方殖民势力,明清时期的中国当政者从军事、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采取了以“自主限关”为主要特征的限制性政策。这一政策没有阻断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互鉴,但造成了消极防御和漠视西方先进科技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为近代中国陷入被动挨打局面埋下了伏笔。 关键词:明清时期 “闭关锁国” “自主限关” 任何政策都是时代的产物。明清时期,世界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期,西方列强在全世界加速了殖民扩张的进程。面对国际环境前所未有的巨变,面对汹涌东来的西方殖民狂潮,明清两朝中央政府采取了与之相适应的对外政策。自民国时期以来,明清中央政府的对外政策始终是国内外学界讨论的重大问题。学术界占据主流的一种观点是,明清两朝中央政府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即被迫实施全面关闭国门的政策。这一学术观点背后隐藏的核心文化观念是封闭与开放、野蛮与文明的二元对立,是特定时代欧洲中心主义影响下的文化产物。然而,“闭关锁国”作为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标识性概念,长期传承下来,写入了各类教材和学术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在广大民众中形成“共识”。 随着研究的深入,明清时期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中央政府实施的对外政策、沿海地区的贸易状况,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为我们深入思考“闭关锁国”概念及相关问题提供了前提条件。本文拟系统梳理学术界关于“闭关锁国”概念探讨的得失,深入考察这一概念的渊源流变,全面探讨明清时期国际环境和中央政府对外政策及其影响,从政策和实践两个层面剖析当时中国是否实行过严格意义上的“闭关锁国”政策,判明用“闭关锁国”来概括明清两朝对外政策是否准确。 一、学术界有关“闭关锁国”及相关问题的讨论 学术界长期关注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及相关问题。早在民国时期,一些学者就对“闭关锁国”政策进行了研究。陶希圣在《闭关政策的渊源》一文中,讨论了历代闭关和开放的外交政策;又在《战国至清代社会史略说》中考察了“闭关政策”的实施,认为“国外贸易自由与闭关主义之争,自宋历元,以及明清,绵亘至千年之久”。也有学者对“闭关锁国”进行反思。例如,时人将林则徐写给英国国王的信重新发表,以此肯定林则徐的外交举措。 民国时期大多数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鸦片战争之前,中国还是力持闭关主义,欧洲人到中国来通商,不但限于一定的地方,并且限于一定的季节。……欧洲人要打破中国的闭关主义,便是在这样情况之下发生出来的,而英国当时在远东的商务又居于最重要的地位,所以为着鸦片问题,英国就首先用炮舰冲破了中国的闭关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界对清朝的外贸政策有所反思。王仁忱较早对清朝“海禁政策”进行梳理。他认为,清朝采取对外贸易限制政策的原因是维护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经济,也是在政治上采取的一种戒备措施。1956年,毛健予在回复读者有关“清代闭关政策”的问题时,肯定了马克思等人的观点,认为清朝闭关不是完全闭关,与防御资本主义侵略直接相关。这表明当时社会上对清代闭关政策尚存争议。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学界对清代闭关政策与明清市场性质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1958年,湖北大学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编写的《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讲到鸦片战争与闭关政策时,认为:“资本主义国家要求自由贸易,封建国家实行的是闭关政策,这两种通商制度的矛盾,正是两个社会制度矛盾的体现,这就是鸦片战争前中英的矛盾。”这一观点遭到孔经纬的质疑,他认为中英矛盾并非两种制度的矛盾,而是侵略与反侵略的矛盾,清朝实施闭关政策目的是维护自身统治。不久,湖北大学国民经济史教研室撰文答复,指出前文确有淡化政治因素的缺陷,但清代“闭关政策”值得讨论,认为该政策起始于17世纪,而非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反驳了有些学者论证贸易量增加可说明清朝没有实施闭关政策的观点。 此后,孔经纬似乎没有给予更多回复,而是参与了一场明清市场形成问题的讨论。孔氏认为中国民族市场是在鸦片战争后形成的,李湘认为鸦片战争前就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杨志信认为民族市场形成于明朝后期。学者对明清市场性质的讨论,与断定明清社会性质及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更是考察明清时代是否实行闭关政策的重要线索。尽管以上学者对明清市场形成问题的讨论尚缺乏必要的实证研究,但在学术界产生了积极影响。 1979年3月13日,戴逸发表《闭关政策历史教训》一文,讨论清代闭关政策得失。该文认为清朝闭关政策是落后的封建经济的产物,它不仅限制国人出海,同时也限制洋人经商,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阻碍。此文很快得到学术界关注,引发了学者对清代外交政策、外贸关系问题的研讨。 胡思庸认为清代闭关政策重点不是对洋商的控制,而是对国内经济、文化的保守政策,是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产物。谢俊美在总结胡绳、戴逸、刘大年等人观点基础上,认为闭关政策有自卫意义,但长远来看是一种国策失败。沈渭滨、夏林根则专门论证了清代闭关政策的“自卫作用”,认为清代闭关政策是清政府维护封建专制总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1980年,陈胜粦撰文支持批评“闭关政策”的立场,赞成戴逸、胡思庸等观点,否认“闭关政策”有民族自卫意义。 至此,一些学者一改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观点,即从强调清代闭关政策具有抗击侵略、保卫民族的意义,转而认为闭关政策是落后封闭的根源。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学者开始对学术界一味批评清朝“闭关政策”的主张提出质疑。1982年,郭蕴静首先反对“闭关锁国”之说,主要有三点理由:一是国家实施了保卫自身权利的措施;二是清朝并未彻底断绝对外往来,“闭关锁国”一词典籍难寻;三是闭关并未影响贸易。遗憾的是,此后大多反对“闭关锁国”之说的文章,要么不追溯“闭关锁国”之说的来源,要么把“闭关锁国”与“闭关政策”相互混淆。 1983年,汪敬虞推进了相关研究。他肯定清代闭关政策的存在,认为严格海禁的时间很短,但禁海精神和管理措施在鸦片战争前绵延了约200年。汪氏总体上辩证地看待清代闭关政策,一方面认为闭关政策尤其必要,是防卫殖民主义侵略的必要措施;另一方面认为闭关政策不利于清朝经济发展。1988年,郭蕴静在中外关系史会议上,就“清代闭关锁国”问题发言,认为清代禁海和一口通商,并非闭关;清朝防夷,不是锁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证明清代并未闭关锁国。 1986年,在论证清代贸易发展时,黄启臣对“闭关锁国”论提出新批评:“长期以来,学术界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清代前期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海外贸易微不足道,甚至比不上宋、明两朝”;“不能笼统地说清代前期的海外贸易是实行一条闭关锁国政策,它实行的乃是开海设关、严格管理贸易的政策,海外贸易额比宋、明两朝是有发展的”。同一时期,对清代实行过“闭关锁国”政策之说持否定态度的学者还有夏秀瑞,他认为清代前期实行的是开海贸易政策,“闭关锁国”的论调来自西方的“中伤”,与中国传统的外交贸易政策不相符合。 面对不同学者的公开质疑,戴逸并未放弃清代实行“闭关政策”的观点。他承认清代外交政策实施过程的复杂和对外贸易额度的增加,但更强调乾隆以后统治者的封闭保守心理,以及清朝失去了追赶世界潮流的机会。…
- 华人日报小编
留学生出国护照被剪,网上账号已被注销,内幕究竟如何
看.世界 / / 0 commentsin今日网络爆传的中国公民赴加留学护照被剪事件,在北京上海广州边检发布声明,称此传言为不实信息。小编明查栏目刊登了《中国公民赴加留学护照被剪?发布者盗图,账号已注销》,全文如下: 速览 近日网传的“中国公民赴加拿大留学护照被剪”一事为虚假信息。相关消息的发布者已注销其个人社交平台账号,且该消息所依据的展示“护照被注销”的图片已被证明窃取自另一位Reddit用户“u/ChampionshipIcy1888”。后者曾于4月20日发布了同一张图片,但原图与出境留学事宜并无联系。 5月13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各自发表声明称,近期在中文网络上流传的多条声称中国公民在出入境时护照被剪的消息不实。国家移民管理局亦向“澎湃新闻”确认,有关“停办护照”“绿卡剪角”等传言不实,广大出入境人员遇有出入境问题,可通过当地出入境管理部门服务窗口、国家移民管理局政务网站、微信微博政务新媒体平台或拨打“12367”24小时服务热线咨询了解相关政策,准确掌握权威信息。 事件背景 中文网络近日出现多条声称中国公民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出入境时“护照被剪”的消息。5月10日,由美国国会授权设立并拨款的媒体rfa发布文章称,一位持留学签证去加拿大读大学的中国公民在出境时“被边检人员追问去加拿大干什么,还问加拿大的学校有没有‘线下课程’,当回答‘我先读语言,目前还是线上课’时,边检人员直接把护照剪了”。 相关消息在推特平台广泛传播,部分推特用户在转发此消息截图时,还附上了一张显示护照被注销的图片。 这张图片从何而来?网传“多人出入中国时护照被剪”的消息可信吗? 明查 图片从何而来? 网传图片左上方显示有发布者信息,使用的“u/”标记为社交站点Reddit所特有。在Reddit上搜索此名为“u/LETSGOBRANDON8888“用户,反馈该用户的账号已被其本人注销,但相关图片及发帖仍能在Reddit上找到,且已被打上了“偷图”的标签。 “u/LETSGOBRANDON8888“的账号已被其本人注销。 Reddit保留的记录显示,北京时间2022年5月2日下午5时42分,“u/LETSGOBRANDON8888”在一个叫“r/CLTV”的中文社群上传了这张图片,称“我的人生完了”。值得注意的是,r/CLTV与一个叫 r/chonglangTV的Reddit社群名称相似,且主页标注有“冲浪TV”等信息。“澎湃明查”此前在报道“大翻译运动”时曾了解到,“r/chonglangTV”是“大翻译运动”的早期发源地。根据“德国之声”的报道,该社群在Reddit上原来拥有约53000名成员,但由于在3月初曝光了一位自称拒绝通过Swift系统从上海往乌克兰汇款的微博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而被Reddit以”曝光他人隐私”的名义解散。 Reddit记录显示,5月2日,“u/LETSGOBRANDON8888”在一个叫“r/CLTV”的中文社群上传了显示“护照被注销”图片。 5月2日下午6时37分,用户名为“u/ChampionshipIcy1888”的Reddit用户在“r/CLTV”发帖称,“u/LETSGOBRANDON8888”盗取了其拍摄的注销护照图,被其“一眼发现”。为证明其说法,“u/ChampionshipIcy1888”在当天晚上10时33分再度发帖,展示了其本人已过期或注销被剪的三本护照。 “u/ChampionshipIcy1888”称自己的图片被盗。 检索“u/ChampionshipIcy1888”账户的历史发帖记录,可以发现,2022年4月20日,该账号曾在r/CLTV发布过一张展现其护照被注销的图片。将此图与“u/LETSGOBRANDON8888”在5月2日发布的图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二者几乎可以完全重叠,就连护照页上的褶皱痕迹和左上角模糊的蓝色印痕都如出一辙。 “u/ChampionshipIcy1888”在2022年4月20日发布的图片(左)和“u/LETSGOBRANDON8888”在5月2日发布的图片(右)对比,二者具有相同的护照褶皱痕迹(红圈)和模糊的蓝色印痕(黄圈)。…
- 华人日报小编
中国公民出入境由“暂不签发”到“从严限制”意味着什么
in本文主要讨论中国公民出入境政策的变化,及探析对于想出国移民的人的影响。 为了理顺了解发展趋势预测未来, 先了解下2020年开始的出入境政策变化(为了避免有不实推测,全部资料来源于党的喉舌及相关政府官网) 2020年出入境还好,毕竟那时候所谓新冠肺炎全球刚开始大流行,除了非常必要的,少有人出入境。 接着来自于去年的的一些官网消息“国家移民管理局:对非必要非紧急出境事由,暂不签发普通护照等出入境证件” 2021.07.30 人民网 先是人民网发文, 然后官方开新闻发布会: 当时的说法是暂不签发,非常有条理,一步一步的来。 而且当时说的是 “暂不签发”,只是不发新护照,同时已经有护照(10年有效期),可以出境,毕竟没有说暂不出境! 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陈杰表示。 针对有群众反映申办护照等出入境证件比较困难等的问题,陈杰回应:“我们也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对赴境外留学、就业、商务等确有需求人员的申请,经审核属实后,均及时受理签发出入境证件。尤其是对参加国际防疫抗疫及因企业复工复产需要出入境的中国公民,我们将主动提供优先受理审批及24小时加急办证服务,以实际行动支持全球防疫抗疫,加快恢复经济生产。” 但是实际官方发言人说,审核属实的出入境理由,均及时受理签发出入境证件。 就是说你还可以出境,只要有正当理由。 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目前昨天刚发布了消息 说,国家移民管理局:从严限制中国公民非必要出境活动。 国家移民管理局:从严限制中国公民非必要出境活动 严格出入境证件审批签发…